MarketsandMarkets統計數據顯示,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規模預計到2023年將增長至138.2億美元,預期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33.4%。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持續呈現高速增長,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也取得顯著進展,相比于傳統的工業運營技術和信息化技術,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復雜程度更高,部署和運營難度更大,其建設過程中需要持續的技術資金、人員投入,商業應用和產業推廣中也面臨著基礎薄弱、場景復雜、成效緩慢等眾多挑戰。
順應行業發展新需求,加速推進科技自立自強,同方智慧節能在其三十年來的持續深耕之上,打造了新興城市基礎設施和工業互聯網平臺——昆侖數字平臺,以多年自有知識產權為支撐,形成行業數字化技術底座,實現交付從端到云的全棧式數字化解決方案。
作為數據化生產力工具,昆侖數字平臺可以實現更貼合本行業應用的軟件開發與定制,為同方能源與設備、城市管理全產業鏈的場景應用提供強力支撐。
隨著昆侖視界、昆侖微服務棧和Neosys-SIM云仿真三個應用開發云服務產品的相繼上線,近日,昆侖數字平臺整體架構順利“合攏”,已申請并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。
該平臺建立在同方軟、硬件產品基礎之上,通過開發和維護,形成融合創新社區,促進研發工作細分,支持業務部門復用成果,進行快速定制,并形成數字生產力。同時可幫助業務部門和用戶利用新興技術創造新業態,促進業務數字化轉型。
平臺采用的是一套立足于能源與設備管理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,是面向行業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需求,構建的基于海量數據采集、匯聚、分析的服務體系,支撐各資源泛在連接、彈性供給、高效配置的工業云平臺。
平臺采用重大裝備研發與重大工程并行推進的強迭代模式開發,先期成果已經在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指揮中心、太原市智慧供熱、北京大興新機場綜合管廊、北京冬奧會國家體育場等重大場景得到成功應用。
未來,同方智慧節能積極探索產業和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,加快核心共性軟件的開發建設,強化自主產品在多領域的延伸應用,積極探索數字技術與核工業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的道路,為集團和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生產力支撐。